国有企业干部培训需求
发布时间:2023-07-09 00:32:16 人气: 作者:老师
国有企业干部培训需求
在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定战略和把方向,而中层管理者一般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例如人力资源经理应该是人力资源专家,研发经理是产品研发方面的专家等等。因此最专业的人群应该是各个中层管理者。然而在很多企业中,中层管理者并没有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是成为了单纯的传话筒,决策是高层管理者定,行动由基层员工完成,中层管理者成了没有任何责任的看客。那么如何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不做看客?笔者列出了三种典型做法:
一、从专业的角度,主动提出改善而不是被动的改正
企业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持续改进,达到臻于至善。这就要求中层管理者能够随着企业技术革新、人员调整等内部变化,以及法律、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发展,不断地从专业的角度去主动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流程,开发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一支不能持续创新的团队,必将被瞬息万变的社会所淘汰。
常听有些企业员工的口头禅是“以前是怎么做的?……还按照以前的做法做”。谁都可以这样说,唯独中层管理者不能,因为你是企业中最专业的人群。如果等到旧的方法方式出现问题时,才开始考虑变革,这不是管理企业,而是被企业和环境所管理,中层管理者自己成了一个被动的救火队员,变成了沙坑边上的旁观者。
二、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提出多套处理方案,让高层管理者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很多中层管理者喜欢带着问题去问领导“这事该怎么办?”然后按照领导的意图执行,当问题产生时,将责任全部推给领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是专家。因此当出现问题时,不要拿问题去考验领导,中层管理者首先要拿出至少两套的处理方案,分析各个方案的优点与不足,然后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自己倾向的方案,让领导在众多方案中作比较,结合中层管理者的专业意见,做最终的决策。这样可以避免高层管理者“拍脑袋”的决定,使决策能够更科学,更合理。
三、即使高层管理者坚持己见,也要主动做好防范工作,将风险降到最低
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经验的人是卓越的人,能够做到从自己错误中吸取经验的人已经算是不错,因此高层管理者不愿听取中层管理者意见而坚持己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很多中层管理者这时候认为自己已经尽到提供意见和建议的职责,决策是领导定的,此事的后果与自己无关,然后等待着,甚至期待着用失败来印证自己是对的,领导是错的。这又是一种旁观别人掉陷阱而不施救的典型。花钱请中层管理者的目的是处理问题、而不是来看笑话的,中层管理者应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或经验,更谨慎,更具备前瞻性的考虑领导的决策在哪个环节、哪个阶段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尽力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出现问题,能够马上做出补救,将风险降至最低。这也能体现中层管理者的专业价值,使高层管理者更加信服专业价值,后期会更重视中层管理者的专业意见。
两高四关人员培训需求
两高四关人员培训需求如下:
管理人员履职培训是集团坚持政治引领和党管干部原则,贯彻落实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宝武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7年10月,集团出台了《关于管理人员培训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新的“两高四关”培训体系。“两高”指高管人员研修、高潜人才培训;“四关”指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关键能力、关键任务研修。
远航班关键岗位履职培训
中国宝武经营管理序列履职培训还有护航班(重点管理岗位培训班)、领航班(三级单位总经理班)、巡航班(钢铁单元厂部长班)、启航班(高级经理班)等。新提拔的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岗位转任跨度较大的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履职培训。
此次培训由集团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党校、管理学院共同策划、设计。培训课程由政治素养、治理能力、领导能力、企业家精神四个模块组成,突出角色转换和履职能力,着重提高学员政治站位、强化风险意识、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浅谈国有企业的员工培训:国有企业员工培训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才这一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高度。对员工进行培训,被企业逐步认识到是关系到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先机和能否顺应社会变革的能力与活力的重要问题。因此,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它的首要任务便是把员工培训成为企业有效的能动资源,建立起科学化、合理化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
一、员工培训理论概述
1、员工培训概念
培训工作就是向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是由企业安排的对本企业员工所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和训练。培训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员工各方面的素质,使之适应现职工作或未来发展的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从根本上讲,是企业管理、技术进步和员工发展的必然要求。
2、员工培训原则
学以致用原则;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文化并重原则;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结合原则;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
二、当前国有企业员工培训采取的措施
培训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需求,是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理论知识技术、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员工培训的理念、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国有企业的员工培训也在新理念、新技术的指导下逐步走向正轨。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员工培训系统模型
员工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采用一种系统的方法,使培训活动能符合企业的目标,能与企业的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互配合,让其中的每一环节都能实现员工个人、工作和企业三方面的优化。
(1)确认培训需求
经过组织机构、岗位、任务、人员等情况分析确定生产车间人力资源培训的确切需求,这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组织层面的分析,用以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第二,岗位与任务,完成任务胜任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三,人员状况的分析,将实际工作绩效与理想的目标绩效相比较,或将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未来员工技能水平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两者的差距,从而确定人员所需培训内容。
(2)依据需求分析结果策划培训、确定内容,形成培训计划,设置培训目标
胜任素质模型的思想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avid McClelland提出的。他的研究发现,传统的性向测验和知识测验并不能预测一个人在工作中一定会取得成功。他认为应当对人员进行从外显特征到内隐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找到岗位的杰出者和一般胜任者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即确定胜任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素质。胜任素质应包含技能培养、知识的传授、态度的转变、社会(适应)技能的培训等几方面内容。
(3)、选择适合的培训方法
对生产车间的培训分为技能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三个层次的培训,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人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培训。同时要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内容要切合实际,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形式要多样性,以调动培训人员和受训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在培训过程中的兴趣,以利于提高培训效果。比较适合在生产车间运用的培训方法有:
①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是指为使员工具备有效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工作进行中,由上级有计划地对下级进行教育培训。在职培训是历史最长、采用最普遍的培训方式。
在职培训的最大优点是经济,另一个优点是学员学习时所处在工作环境与他们以后时间工作中的环境相同。即在训练情境中所学的东西迁移到实际工作情境中。其缺点是,培训人员在工作时间放下手中的工作,培训时间占用工作时间,受训者因经验不足操作中有安全和质量风险,容易造成安全或质量事故。
②工作指导培训
工作指导培训方案的开始与工作分解,就是分步骤答列出应如何进行工作。伴随工作分解是对每一步骤的关键点进行描述。关键点就是提供建议,帮助员工有效而安全地执行任务,同时给以及时纠正,征询反馈。当受训者能够连续两次执行任务而无须提出反馈时,这将意味着培训的结束。
③工作模拟培训
工作模拟培训能够提供近乎于真实的工作条件,同时又不失去对培训过程的有效控制,从而为受训者创造一种较好的学习条件。这种方法适合于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认知技能、决策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④头脑风暴法培训
头脑风暴法是相互启迪思想、激发创造性思维方式的有效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参加者的创造能力,提供解决问题的更好更佳的方案。
此外,常见的员工培训方法还有开办讲座培训法、会议培训法、小组培训法、参观法、事务处理法和影视法等。
4、选择正确的培训评估方法
评估培训效果的目的在于了解培训目标是否达成,对于成绩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此可以找出缺点和不足,便于今后对培训进行改进,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后来的培训工作的水平。培训效果的评估要遵从有效性和效益性。有效性是指培训工作对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效益性则是判断培训工作给单位带来的全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不仅仅是判断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由于培训方法的不同势必会产生不同的培训效果,需要采取成本收益法、以汇报的方式评估上岗培训效果、采用调查问卷评估上岗培训效果、评估记录等几种较适用于生产车间的评估方法。
三、今后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的改进方案
(一)建立员工培训后的评估机制和人才聘用制度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过于简单,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只是停留在上岗培训过后简单的考试,事后就放在那里,不再做跟踪调查,数据提取、分析,造成培训与实际生产和服务相互脱节,也起不到任何成效。这样一来,并不能真正的达到考评培训的真正效果,在培训上的巨大投入也没有收到预期的回报。另外,许多企业对于评估比较满意的员工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聘用或重用,这就使得许多员工感觉到学而无用,严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也就无法起到激励作用。要想真正将培训工作做实做好,真正使培训成为职工最大的福利,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后的评估机制和人才聘用制度。
(二)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制度
随着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人才竞争的加剧,对于企业而言,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现有人员的再开发、再培训,对国有企业来说可能是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这方面政府应该给予大力支持。例如在新加坡,政府设立了工人技能发展基金,然后,根据企业需要,政府直接或委托社会团体、工会等社会力量主办各类培训班。企业再培训职工时,只需出资10%,其余90%由工人技能发展基金负担。这样既调动了企业培训员工的积极性,又促使了企业员工提高技能。
总之21世纪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的时代,更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创新意识的出现,对于人才能力上开发的重要性已经远远的超过设备的科技含量和投资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必须保持员工具有相对人才竞争优势。因此,在员工培训方面就要给予充分重视,积极开发员工的潜能,保证培训的投入,这是每个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和做到的。对员工而言,培训能使职工提高技能,开发潜力,增加对工作的满意度,更好地为组织做出更大贡献,从而也有利于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好地实现企业和员工发展的“双赢”。
怎样开展企业管理干部培训
一、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的意义
培训是快速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干部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之一,通过对企业管理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经受考验,担当重任,满足客观形势的需要,对企业发展和管理干部本身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管理干部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关键职能之一。企业干部培训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及自身发展要求而进行的,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对政治理论、技术业务、管理知识的一种继续教育。其次,企业干部培训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需要。“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比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一书,是指通过营造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高度融合的、符合人性的、富有团队精神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它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和成长,即知识创新、学习方法创新,组织成长和员工成长。最后,企业干部培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教育终身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需要管理干部具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纵览全局的能力。
二、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现状
1.对培训的认识存在偏差。一是由于受一些腐朽文化的影响,企业管理干部具有很强的“敏感度”,正是这种敏感使得管理干部对培训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误区。有人说单位派干部外出学习是要被“撤职”:“杯酒释兵权”,鉴于你为单位做出过贡献,从道义上不好意思直接撤你职,让你参加培训实际是给你一个台阶,既不伤感情,又让你有“尊严”地主动“退出”。二是有人把参加培训当成是放松自己的一个机会。有的人就曾很风趣地说:“为什么在职培训班叫做研修班?研修研修,就是在研究中休息。”三是有人认为培训就是为了认识朋友、结交客户等,过于注重培训的交际功能,而忽视了培训的核心作用——学习。
2.培训主管部门对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的业务能力不强,缺乏对企业管理的研究和对中层管理干部培训的调研和系统性思考。从主观方面上讲,中层管理干部对培训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但客观上,培训主管部门对培训的策划、组织缺乏调研,缺乏顶层设计才是干部培训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直接原因。通常,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干部培训一般是外派学习的方式。但从事培训工作多年的同事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接收到培训班的信息纷繁复杂,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普遍认为企业“不差钱”,特别是针对国企干部的培训主要“吆喝”他们的两大卖点:名师、地点。他们或是单纯地认为名人就一定有吸引力,不管讲什么,肯定大家都愿意听,使得干部培训落入“追星”的歧途;或是利用各种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大家来“放松”。这两种情况特别普遍,他们没有系统地研究随着形势的变化国企中层管理干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没有深入企业研究干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没有思考企业的真正培训需求和中层管理干部应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这种情况就造成企业的干部培训浮于表层,难以深入。
3.培训评估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重视开头轻视结果。我们见过很多干部培训班开班典礼搞得轰轰烈烈,课程结束时,没有任何的结果反馈,没有对学员的培训效果的考核,没有对培训老师讲课情况的考核,也没有对培训组织机构的培训策划组织的考核。很多人认为培训效果评估都是走过场的,培训课程都结束了,结果无法挽回,培训评估可有可无。由于培训评估考核环节的缺失,造成了参训者学与不学一个样,培训教师讲好讲坏一个样,培训机构特别是社会培训机构甚至有点“一锤子”买卖。
三、如何开展企业管理干部培训
1.提高企业管理干部对培训的认识。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企业高层领导应重视对中层管理干部的培训,要突破传统的重使用、轻开发、轻培养的模式,应遵循“使用中培养,培养中使用”的原则。高层领导要支持、鼓励中层干部参加培训,并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不间断地接触管理学界的新信息,加深对管理学科前沿理论的了解。另一方面,中层管理干部也应该转变观念,培训并不是休息和放松,而是企业提供给自己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的一个机会,应该珍惜和把握。
2.完善企业管理干部培训机制。我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出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中有一条就是“工作机制好”。我们套用过来,创建国有企业良好的管理干部培训机制也应该是:管理干部培训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培训工作顺畅有序。以某工程设计企业为例,该为规范管理干部培训制定了专门的《干部学习培训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办法》中强调了管理干部培训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干部培训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并对干部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每年必须完成的最低学时进行了规定,对培训结果的考核也进行了说明。该单位的教育培训岗位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也将管理干部培训纳入年度的重点培训项目,有条件的情况下自行举办培训班,同时也选送管理干部参加外部培训或开展干部自学活动。有了这些规章制度和机制的制约,使干部的培训工作进入规范化、常态化。
3.培训主管部门提高业务能力,做到专业化、职业化。上文也说到,现在的培训机构,不是管理干部需要什么,我培训什么,而是我有什么你来学什么,此种做法恰好是本末倒置的。现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种资本,员工培训是一种投资,投资寻求收益的同时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企业派出管理干部参加培训除了付出了培训和差旅费用的同时,需要付出大量的机会成本。因此,作为培训主管部门应该遵循培训工作的规律和程序,提高业务能力,做好干部能力现状分析,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为了能够满足企业管理干部的需求,必须要能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管理现状,分析干部在实际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并能够总结出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方法。企业管理干部的培训是一项长期工程,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管理干部培训的内容也需要不断创新。大中型有条件的企业应加大投入,整合培训资源,开办适合本企业的干部管理培训,同时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的新途径。
4.引入培训的效果评估激励机制,激发学习积极性。引入科学高效的培训效果综合评估系统,是对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参加培训的管理干部进行系统的测评或评估,我们可以反思培训的各个环节,测算培训的“投入与产出”,给培训机构和参培人员准确定位,在加强培训管理的同时不断校正培训目标,改进下步的培训工作。建立培训效果综合评估系统,不但能校正培训目标,而且可以能够把评估考核的结果作为干部人事决策中的重要依据,建立相对客观的培训效果综合评估系统,提供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方法,以此加大对干部培训效果的考核的力度,可以提高广大干部对教育培训管理的重视程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了广大干部学习上进和成才,促进了学习型企业的建设。
杭州企业干部的培训内容一般有什么?
一、政治素质
通过政治素质培训,提高企业干部人员的政治鉴别能力。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战略思维、忠诚意识、必备的政治修养和理论素质、国家经济政策、集团及企业内部的发展战略。
二、专业知识
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干部专业才干能力,知识的不断更新,信息的快速传递。
培训内容以浙大城院继续教育为例,是根据不同的岗位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管理技能等进行系统的培训。
三、管理能力
①自我管理类: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干部人员角色分析:现代企业对企业干部人员的要求;企业干部人员的角色认知和定位。
时间管理:管理者时间资源与利用率分析;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以及对策。
高效沟通技巧:如何建立畅通沟通渠道;与上级沟通;与下级沟通;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商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
②绩效管理类: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目标管理 :SMART原则;如何与下属设定目标;如何与上级设定目标;目标对话;工作追踪。
激励:掌握下属需求;双因素激励方法;激励的原则与激励环境的建立。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的要素;企业干部人员在绩效评估中的角色与作用;绩效考核;绩效面谈技巧。
③团队管理类:提高团队管理水平
有效授权:授权类型;授权原则;授权技巧。
领导艺术:领导者个人营销的建设重点;领导风格;如何构建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团队建设:员工正确选择与任用的关键;如何培养和维护员工的团队警示;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自信。
企业员工积极性培训需求有哪些?
1、加强企业内部学习氛围,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岗位竞争机制。企业只有建设完善的岗位竞争机制,才能让员工为工作与未来产生一种紧迫感,从而促使他们通过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来不断的完善自己,提升能力水平,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英盛企业商学院在企业同事之间,创建企业内部的学习排行榜,谁最爱学习,谁今天学习的时间最长,同事个个都一目了然,无形中激发了员工的竞争意识,调动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2、提供培训的个性化管理,符合新一代员工的口味。在培训中,企业应该注重课程学习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加强导师与员工的互动,吸引员工的注意力。英盛企业商学院专门针对目前8090后员工的口味,设计了不少特色功能:弹幕、学习笔记、智能陪读,更有PC端和移动端两种选择,让员工随时随地想学就学,不仅学的开心,更能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
3、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提供有吸引力的培训课程。培训部门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必须综合考虑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的实际需要,了解他们需要提升哪方面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培训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英盛企业商学院邀请业内专家为各岗位量身打造系统学习课程,囊括近百各岗位系统班课程,近千个目前各行业、各岗位最关注的知识内容,每周不断更新,保证学员学到的知识都能贴近市场发展的需要。
如何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是每个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企业只有提供切实有用的培训项目,做好培训规划,同时加强员工的学习意识,使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使员工在培训中提高自己,从而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发展。
如何有效加强国有企业员工培训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如何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一、加强员工培训,必须正确认识企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海红未来的发展,要求我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样对员工培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从目前来看,员工培训工作尚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一是员工自身学习意识不强。由于员工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不合理,部分员工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理论学习困难很大,同时由于观念滞后,不善于学习,部分员工产生学习无用的思想,个别员工不会、不懂、也不学,甚至还不问。二是发展潜力不足。部分员工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实现现代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的进程中困难重重。三是个别部门缺乏长远眼光,培训工作开展不实,缺乏长期性。表现在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在抓员工教育方面存在学而不真、考而不实、考核不严的现象,学习培训时紧时松,缺乏监管。四是培训师资力量短缺,培训能力不足,致使培训质量不佳。缺少内部专职培训师,大部分参与授课的培训师都是从各部门临时委派担任,因此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培训师因受时间和经历的限制,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专业技术达不到全面、精通,影响培训质量。
二、加强员工培训,必须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一个企业要有良好的培训机制。完善培训机制运作,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员工培训,我们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培训机制,以此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动力与活力。
1、企业领导必须重视,树立长远的培训观念。搞好员工培训工作,首先需要领导站在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上,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加强员工培训的重要意义。当前,海红正处在实施易地技改,实现建设较高水平的现代化卷烟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阶段。随着企业的发展,行业形势日新月异地不断变化,目前员工的技术技能、专业知识将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化卷烟企业的需要,广大员工的知识必须得到不断地更新、充实,才能真正使企业得到又好又快的长期发展。因此,企业领导应把目光放远一点,树立起长远培训观念,真正从认识上统一,从行动上支持,把员工培训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事列入工作日程,制订长期的培训目标、计划,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使员工培训工作真正达到良好的效果,促进企业发展。
2、加强培训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企业的竞争与发展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培训优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对于企业来说,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就是不重视企业的发展,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不加强培训与学习,就不能提高自身水平。因此,企业应建立员工培训中心,实行统一管理。把员工的培训工作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确定不同的目标任务,做到员工培训有人抓、有人管,不断完善员工的培训体系。制定相应的培训激励机制,采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办法,激发员工对参加培训,促进个人提高的积极性。
3、加强培训管理,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定期对各类专业技术、技能人员进行考核,以考核的成绩纳入他们的绩效考核中,与收入直接挂勾,促使他们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技术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以求达到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4、加大培训投入,建立约束机制。搞好员工培训工作,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应把员工每年的培训投入费用列入预算计划,建立和完善一套约束措施和培训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岗前培训制度、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培训奖惩制度等,将员工的考核、上岗、奖励等与培训结合起来,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任职等,防止出现“闲者多训、忙者少训、优者不训”的现象。
三、加强员工培训,必须科学确定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员工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培训的内容出现失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会造成时间与资金的浪费。因此,对于员工的培训,要根据员工技术技能、专业知识的不同需求,着眼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
1、要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内容进行培训。员工的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着员工能否干好工作的保证,因此在确定培训内容上,应重点教育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2、对员工的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员工的技术技能、专业知识有高有低,因此在确定员工培训内容时,要针对员工的技术技能高低,专业知识的不同,分类别、分档次对员工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切忌出现一锅烩的现象。
3、对员工的培训内容要有前瞻性。要通过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进行超前培训与人才开发,重点培训一些实用的人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人力资源储备,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
4、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步伐。随着行业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由原先的专业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因此,企业要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步伐,重点培养一批一岗多用、一机多能、多才多艺的技术型复合人才,使之真正转变为能够在的生产经营工作中大显身手的多面手,以适应企业发展形势的需要。
四、加强员工培训,必须创新培训方式
对于员工的培训,以往我们都是以授课为主,导致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形式,借鉴先进企业的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式,以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对员工进行有效培训,使之取得理想的效果。
1、充分利用“对标”活动,对员工进行多形式培训。利用企业员工进行“对标”活动学习的契机,让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多到国内先进企业或集团总部进行学习,让他们与各先进企业及集团总部的技术尖子进行充分交流学习,多看、多学、多汲取各企业的各类先进技术,增长他们的各类专业技术知识水平。
2、请各类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对企业员工的各类专业技术技能存在的弱点、缺点,有针对性地请国内各类技术专家定期对他们进行有效地授课或在岗培训,通过培训,改正他们技术上存在的缺点,以达到提高他们专业技术水平的目的。
3、选派各类优秀的技术尖子进行培训。有计划地选拔一些技术尖子到国内大中院校或国内先进企业进行培训学习,待其归来后再把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对广大员工进行再次传递,产生一种良性循环,以促进员工共同提高。
4员工之间进行互动式交流培训。在设置培训主题后,根据员工自身特点,将培训内容分解到相关员工,要求他们进行各自学习,各自负责主讲部分的内容,每讲完一部分内容,广大员工就其所讲部分内容及授课方式展开集体讨论,总结长处,改进不足,提高培训效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加强“传、帮、带”,以师带徒。要充分利用我拥有一批技术骨干的专业能手,通过加强“传、帮、带”,以老带新,以能帮庸,以会传笨,通过带岗者的言传身教,使广大员工充分获取实践经验,以促进企业专业技术素质的整体提高。
6、开展技术比武活动,以赛促训。广泛深入地开展员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做到以赛代训、以赛促训,使员工之间进行充分技术交流,激励员工岗位成才,引导员工在实践中完善,在竞争中提高,在奋斗中充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7、开展岗位复训制。在岗员工在长时间从事相同的工作后,往往会渐生隋性,操作会由熟练而变成为机械、麻木,甚至将规范的操作程序简化。因此,对于在某一岗位长时间工作的员工进行复训,并对他们进行有效考核,以达到温故而知新。岗位复训应紧密结合员工个人实际情况,按需施教,根据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缺什么补什么。
员工的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想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除了加强员工的培训之外,更要培养员工的学习情趣,在员工中形成一种学习氛围,帮助员工建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员工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过员工素质的提升,达到企业人才储备的需求量,以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最后,我相信,海红通过易地技改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对企业人才的培养步伐,企业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烟草一颗璀璨的新星。
产生企业培训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原因有:
(一)培训效果缺乏监督和评估
大部分企业的培训只注重当时培训的现场状况,如,只对培训的组织、培训讲师的表现等最表面的东西进行考评,而对于培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甚至对于整体绩效的影响不去考评。
(二)培训计划不够科学
培训工作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系统工程,应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培训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主要表现在:培训工作缺乏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仅满足眼前利益和短期需求;长期培训、短期培训一起上,缺乏系统安排,达不到预期效果;培训缺乏预见性,对企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和人才规划工作不到位;企业员工很难参与设计培训计划,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低。
(三)培训成果缺乏转化环境
员工培训后返回工作岗位,需要一个可以将培训成果转化为企业效益的环境。上级领导的支持,同事间的沟通、互助,资金、配套设施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时间等因素的配合作用,才能促使培训效果有效转移到实际工作中去。但在现实工作环境中,经常会出现领导不支持、同事不配合、资金短缺、时间紧迫等情况,从而造成了培训效果转化率低的现象发生,使得企业只见培训,未见成效。
(四)培训方法和技术落后
大多数企业员工培训偏重于“课堂教学”,培训时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培训双方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与现在欧美发达国家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模块培训模式”的效果相差甚远。而且,培训的模式多局限于“老师讲、学员听、考试测”的三段模式,由企业请进专家办技术培训班、开专题讲座的情况很少,通过现代化的电脑网络技术进行员工培训的国有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五)培训内容落后
企业培训的内容很多,一般由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态度培训三部分组成。我国的企业培训主要停留在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而在其他方面的培训做的不够,如对企业文化的传承、企业内聚力的加强、员工工作热情的激发等方面认识不足,导致只注重
培训效果技能培训,忽视态度培训。虽然员工技能得到长足的提高,但缺乏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职业精神,最终结果是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企业的培训投入白白浪费。
(一)培训效果缺乏监督和评估
大部分企业的培训只注重当时培训的现场状况,如,只对培训的组织、培训讲师的表现等最表面的东西进行考评,而对于培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甚至对于整体绩效的影响不去考评。
如何对高层管理人员(分公司总经理)进行培训需求访谈?
中国的制造型企业,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管理水平相对较落后,那做为企业的培训部门,则需要做好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如何给员工创造成长学习的机会,促进员工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面临股东、老板的压力,如何通过培训体系来保证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利润目标的顺利实现。很多的培训部门,在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培训后,却发现不但老板不满意,员工也不满意。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关键是我们在做培训需求时要将企业股东、老板的需求和员工的需求有效的结合起来,再有针对性的去做培训,以保证我们的培训效果。
人力资源部其实是一个需要扎实的去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的部门,只有先把基础管理工作做好了,对各部门的职责、现有员工的素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等有了清楚的了解后,才能对症下药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企业培训体系建立的整个方案流程是:调查(包括对高层及员工)—搜集数据—数据分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费用预算—高层审批—培训实施—效果评估。做好培训需求调查,自然是保证培训体系良好运行的前提。
制造型企业培训需求调查,需根据员工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制造型企业的员工基本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普通作业人员四大类。
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必须结合的发展战略,以及他们所在部门年度工作绩效状况及自身发展的需要,由培训部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最后确定高层培训计划。像在欧普照明,我们首先与总经理进行沟通,了解总经理对各部门上年绩效状况的评价,并征询总经理对各部门最高负责人来年发展计划的意见,然后再与各部门总监分别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包括向他们了解明年的目标、部门明年的目标、去年部门的业绩状况,及为完成明年的目标各总监根据自己的素质状况提出明年个人的培训需求,培训部在将总经理所提出的高层发展计划与高层自己所提出的需求进行整理、分析后,再次与各部门总监进行沟通并确定哪些项目作为明年的高层培训计划项目。在这方面,有部分做得比较好的,每年为每一位总监级以上高层管理人员拔出一定的专项培训经费,用来进行行业最新发展态势、技术最新进展、专业知识、战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必须在一年内参加培训并使用完所有的费用。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可以使高层不断接受新的理念的冲击,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较多的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高层的培训需求做好了,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就会更容易做。
对于中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的重点侧是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提升和拓展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人才梯队的培养。对于前者,则是培训部在每年的年度培训需求调查时需做好的工作。
对于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调查,在欧普照明,是采用召开部门年度培训需求分析会议的形式进行。首先是提前三个星期跟各部门进行沟通,确定要进行下一年度培训需求调查,并给各部门提供个人需求调查的表格。个人需求调查表格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填写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尽量简短,一两句话即可,主要是为了在召开部门需求沟通会时,能让其他不熟悉该岗位的人了解其所在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二是为更好的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个人需要参加哪些方面的培训,这个内容很重要,在做个人的问卷调查时,我们是将培训需求限定在与工作相关的部分,避免出现很多与岗位专业无关的基础素质提升或纯粹的个人发展类的需求,这个部分是需求调查的核心部分。
在这个地方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培训部门喜欢在需求调查表格中,给被调查者提供很多分类的外面公开课等培训信息做参考,个人认为,这样做其实是不好的,因为一方面是会误导被调查者,让他们容易产生需求调查的主题已经被限定的感觉;另一方面,有些员工也会图方便省事,不再对与自己岗位相关的专业需求去做深入的思考。这样做往往使得需求调查的最终结果是一大堆公共课类的需求,而与员工岗位技能提升相关的专业需求却少之又少。依这个调查所做的计划去执行的结果,便是往往是花了大量的钱,但却无明显的效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缺少进行部门内的沟通,培训部门把各部门的需求表格一搜集,再一汇总,就是明年的培训计划了,这样做也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如因整个部门甚至是该部门的负责人对其所在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并无统一、清楚的认识,导致执行起来都会有困难。
在个人的培训需求调查完成后,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召开部门内的培训需求沟通会议。在欧普照明,我们规定每个部门的沟通会议都必须有培训部的人参加,沟通的流程首先是各部门负责人向全体员工沟通明年的部门主要工作目标及工作的重点,然后是每个员工依据个人需求调查表谈个人明年的具体需求,最后由部门负责人结合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及员工个人提出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提炼出明年整个部门的培训需求。
另一个方面是人才梯队的培养。一个企业如果要永继发展,必须要从内部建立起一套接班人培养制度。这种制度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当关键岗位出现职位空缺时,HR部门不必再忙于从外部招聘,可以直接从内部提拔,减少人员的招聘成本;二是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人才梯队的建设与培训是密不可分的。首先第一步,要从内部的岗位体系中,筛选出哪些岗位是重点关键岗位,重点关键岗位的数量控制在岗位总数的10%左右为佳,关键岗位的确定使下一步优秀人才的筛选有了明确的培养方向;第二步是进行重点关键岗位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包括如轮岗计划、分层级晋升课程体系设计等;第三步从企业内部选拔具有发展潜质的人员,作为关键岗位和后备人才培养对象;第四步对选定的人才按设定的方案进行培养。一般情况下,培训部要在上年的年底进行上述工作,确定第二年人才梯队培养的对象,并依此做好第二年的梯队培养计划。在这里,培训需要做好两项关键的工作,一是建立一套分层级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立的依据是各级岗位的关键任职资质要求;二是要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并培养出合格的讲师。
部分企业在做人才梯队建设时,容易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把所有的管理类岗位都定为重点关键岗位,每一个关键岗位都要确定后备人选,这样做其实是不正确的。一个企业的人才根据其稀缺程度和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大小可分为四类:核心人才、稀缺人才、通用人才、辅助人才,我们在确定关键岗位时,重点应该在选定核心人才和稀缺人才岗位,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培养成本最小;二是虽然进行了内部优秀人才的筛选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但却没有明确的培养方向,最后,人才在经过长期的培训后因得不到提升而不得不辞职离去。如某在2006年招聘了近70名应届大学生,在经过三个多月的培训后,分往各部门,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除了分往销售的外,在总部的几十名大学生基本上全都离职了,其原因就在于在招聘前没有制定一个合理的人员培养方案。
在制造型企业,对于普通作业员工,培训的重点则主要在于岗位技能的训练,对于比较规范并有一定培训基础的,在做培训需求分析时,培训部门主要是从员工人均培训时数上对制造部门提出要求即可,如要求对普通作业员工每月技术、品质的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时数不少于2小时,由培训部每月月底对培训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而对于一些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普通作业员工培训体系的,则要在与制造部门经理、主管及基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同时对作业员工现有的素质状况、技术水平等进行抽样调查(以访谈、测试为主),并在对制造部门进行劳动效率、质量、成本、技术等进行分析并与标杆企业的水平对比的基础上,找出目前制约制造部门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后,找出其中能用培训解决的部分作为明年培训工作的重点。
总而言之,培训需求调查的重点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在满足战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平衡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来做好培训工作,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沟通,与的最高层、与各部门的经理及主管甚至基层员工进行沟通,达成上下一致的培训需求后,下年度的培训才能真正做得扎实。以上是作者在培训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及个人体会,限于水平,不足之处,请各位同行多多指点。
更多的企业内训资料:
公司员工需要哪些培训或指导?
培训内容
按岗位
人力资源培训、战略管理培训、采购培训、生产培训、物流培训、经邦股权激励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商务礼仪培训、市场营销培训、销售培训、员工职业化培训、责任体系培训、财务管理体系培训等。
按培训方式
企业内训: 是培训根据企业培训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企业课程,具有培训时间、培训地点方面的充分灵活性。企业内训是世界500强普遍采用的一种培训方案,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也开始认识到企业培训通常能最好的达到他们的培训和发展需要。
可以分为培训、部门培训、岗位培训、自我学习、外出培训。
1、培训,培训管理部门根据培训总计划组织的,全公共部分的培训,如我培训中的GMP基础知识、药事法规、微生物知识、6S知识,QC活动知识、安全知识等;
2、部门培训,各部门根据培训总计划组织的,与本部门有关的各类知识的培训,如我培训中的岗位职责、岗位操作法等;
3、岗位培训,岗位对员工进行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与岗位内的相互学习。
4、自我学习,员工自己主动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和操作技能的锻炼。
企业公开课:
企业公开课是以公开授课形式为企业单位或个人提供工作技能提升的培训服务,适合参加公开课培训的人群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如刚从职人员的销售知识培训,或具有资深从职经验的高级总裁培训。
网络在线培训:
网络培训:信息革命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拥有更新的知识体系,更快地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变化。但是传统教育模式显然无法跟上知识更替和信息爆炸的步伐。世纪之初的教育正在向“终身化”方向发展。网络作为信息的天然载体,必将通过其在教育领域所特有的功能来回应信息化潮流。
按照培训职责
第一类:应岗培训,目的是为了让员工达到上岗的要求。
第二类:提高培训,提升岗位业绩。
第三类:发展培训,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中国有一千万家企业,进行此类培训的不足千分之一。
第四类:人文培训,讲人文,讲音乐,亲子教育,讲服装搭配,不足万分之一。
第五类:拓展培训,这是一种户外体验式培训。体验式培训强调员工去"感受"学习,而不是单在课堂上听讲。在体验式培训中,员工是过程的主宰。如果员工感到课程的进程由他们掌控,他们将更加注意活动的过程--没有人比自己更能走近自己的内心。拓展培训也是企业更加喜欢和务实的一种类型。
拓展培训揉合了高挑战及低挑战的元素,学员从中在个人和团队的层面,都可透过危机感、领导、沟通、面对逆境和辅导的培训而得到提升。拓展培训强调学员去「感受」学习,而不仅仅在课堂上听讲。研究资料表明,传统课堂式学习的吸收程度大约为25%,而要求学员参与实际操作的体验式学习吸收程度高达75%,能更加有效地将资讯传授给学员。拓展培训正是一种典型的户外体验式培训。
以体验,经验分享为教学形式的拓展训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它并不灌输你某种知识或训练某种技巧,而是设定一个特殊的环境,让你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参与的同时,去完成一种体验,进行自我反思,获得某些感悟。它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经验,同时注意适应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与接受风格,将大部分课程放在户外,精心设置了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让学员主动地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然后通过学员共同讨论总结,进行经验分享,感悟出种种具有丰富现代人文精神和管理内涵的道理。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去发现、去醒悟,对自己、对同事、对团队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拓展培训这种形式既安全又有一定的趣味性,易于被学员接受。但拓展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让学员将培训活动中的所得应用到工作中去。如果缺乏专业培训师的指导及意见,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