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干部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3-09-16 13:16:15 人气: 作者:老师

审计局干部培训班

基层审计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审计执法质量、审计服务水平都有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基层审计干部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也对新形势下基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基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项课题。 一、准确把握基层审计干部队伍素质的现状 就基层审计机关而言主要是重视程度不够,对基层审计干部培训工作的内在规律把握不够,认为培训工作难见实效,存在表面应付,形式主义的情况;一些审计干部对审计信息化建设以及依法治审等工作除了被动应付外,对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巨大变化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缺乏敏锐的洞察、主动的认识和积极的互动。工作进取思想淡漠,普遍存在“得过且过”思想、“自满”思想、“畏过”思想和“推诿”思想,囿于经验,满足现状,主动精神、主人翁意识缺乏。在基层审计干部培训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工作缺乏创新意识。虽然每年都要制定相应的培训工作计划,但培训内容多侧重于理论性和知识性,加强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培训和干部继续教育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对新形势下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没有结合工作实际为审计干部“充电”,教育培训在一定层面上流于形式,效果欠佳。 (二)基础性工作薄弱。首先是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与培训工作的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如何培训属于自己的兼职师资力量,提高兼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研究。其次是专业培训阵地缺乏,没有将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发挥最佳效益,实现资源共享。第三是培训工作的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改进,现在网络、信息等技术已经普及,应摆脱以往面对面授课的培训方式。 (三)教学形式较单一。教学形式仍停留在“你讲我听”、“满堂灌”、“填鸭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上,缺乏学教双方的互动,学员在教育培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这种教学形式较陈旧,只起到一般的传输知识、信息的作用,对于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提升学员的创新能力,作用并不明显。 (四)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些制度不符合工作实际,流于行式,没有发挥作用,注重培训数量、不注重培训质量,对参加培训干部的纪律性要求不够,对干部缺乏约束力和促进力。同时也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励奖励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力,形成“学与不学、做与不做”区别不大,无法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五)工学矛盾突出。有不少干部反映,影响教育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太忙,走不开。实际中也发现,在培训过程中,干部因工作请假的比较多,有时导致受训干部无法做到全脱产进行培训,没有做到“教育培训与工作”相结合。 二、全面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针对当前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下一步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要在培训内容上提高针对性。要根据参训干部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工作要求等情况,按照“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合理设置基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一是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一线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合理谨慎、职业胜任、保守秘密、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为基本内容的审计干部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干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二是要加强财经法律法规培训。继续深入开展审计法和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提高依法治审的本领。凡新出台财经法律法规政策都要及时组织干部学习,弄懂基本要求,使基层审计干部严格按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审计。三是要加强财务会计知识的培训。使基层审计干部熟悉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方法,较好地掌握各种行业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分析方法,提高分析和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熟悉会计软件的操作和运用,提升干部会计业务素质,为做好审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四是要加强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审计干部对审计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操作的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各岗位人员对审计应用软件的熟练程度,提高审计效率。 (二)要在培训模式上提高针对性。要根据成人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在基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转变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内容,努力在培训载体、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培训模式的针对性,确保培训效果。一是在培训载体上进行创新。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拓展培训的空间和载体。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的建设,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审计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信息采集和电子化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全体审计干部能够在线学习、视频培训、网上练兵,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效率。二是在培训方式上进行创新。大力推广研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广泛运用案例式教学,把审计实际工作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通过相互讨论,提高审计干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基层单位需要培训的人员多的特点,上级审计机关可采取巡回培训的办法,组织师资到基层,针对一些业务重点工作,进行现场教学培训,同时解决基层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要在师资配备上提高针对性。由于院校教师在政策理论方面更具优势,而系统内兼职教师则更了解审计工作实际,因此,在基层审计干部培训师资配备上提高针对性主要是要做到“内、外”结合。一是“内”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审计系统内资源,选聘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和教学水平较高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由领导干部以及审计业务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师资库,实现资源共享。要加强兼职教师管理和考核,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二是“外”的方面:一方面就是把知名的专家教授请上门来,为基层审计干部讲授前沿的审计政策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就是走出去,依托财经、审计院校等专门施教机构的师资力量办班培训。 (四)要在时间安排上提高针对性。基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在时间安排上,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坚持“三为主”。根据干部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把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以岗位自学为主;根据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鼓励基层审计干部以晚上自学为主;根据干部假日时间多平时时间少的特点,鼓励基层审计干部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学习为主。二是合理确定培训时间。按照培训对象的不同,合理确定培训时间的长短,以确保不影响本职工作。三是实行弹性学习制度。为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可探索采用学时学分制度。推出一定数量的“自选式菜单”课程,由干部根据自身需求挑选,实行个性化培训,满足干部的不同层次需求,采取分段、分散学习的方法,通过累计学时学分的办法抓学习效果的落实,达到规定学分即算完成学习任务。 (五)要在管理机制上提高针对性。在今后的教育培训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培训管理,促使基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取得实效。一是完善教育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绩效评定、岗位安排、工作奖惩等方面,把学习培训情况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尤其是在选拔基层审计领导干部时,将培训情况或获得的审计相关资格、职称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增强广大审计干部学习的动力。坚持述学、评学、考学相结合,对学习优秀并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同志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教育培训任务或学习效果不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通报批评。真正落实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解决干部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扎实,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的问题。二是健全学员管理制度。实行培训班跟班制度,由组织培训的单位派出联络员跟踪了解培训进展情况,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建立完善班委会制度,每个培训班都要建立班委会,加强自我管理,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建立培训情况通报制度,凡是培训时间在十天以上的培训班,学习结束时要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并以培训情况通报的形式,将考试考核结果向参训人员所在单位通报。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载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三是完善教育培训工作考评制度。基层审计干部培训重心在基层,培训任务的完成也主要靠基层,因此,上级审计机关要完善对基层审计机关培训工作考评的指标体系,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考评。要重点考核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制度的落实,培训组织实施及效果情况等。对于培训效果可采取每一至两年进行一次基层岗位人员全员考试的办法,将各单位平均成绩进行排名并计入考核结果,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基层审计机关予以表彰,对成绩差的单位取消当年评先资格并责成写出书面检查,从而促使各基层审计机关对干部培训引起高度重视。(湖北省罗田县审计局 潘丽霞 胡胜平)

审计工作为什么要解放思想

这是官媒体的一篇文章,或许从中可以看出“为啥要解放思想”:时代需求,现实工作的需要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战略部署。审计部门只有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成为与时俱进的“经济卫士”。

吉木乃县审计机关成立24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按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较好地履行了自身职责,为维护财经秩序、促进依法行政、服务宏观调控、推动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计工作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与贯彻落实县委提出的发展总体部署、与“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引导全局党员干部站得更高、想得更深、看得更远、干得更实,准确把握国情、县情和审计行情,从而有利于坚持工作准则,做到客观公正;有利于把握服务本质,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有利于把握工作方针,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有利于坚持依法审计原则,增强工作规范性,克服随意性。
为什么要强调解放思想?就是因为我们在思想观念上、思维方式上、机制措施上、工作魄力上与其它县市还有较大差距。如果不在解放思想上取得实质性成效,我们将错失良机吉木乃发展就受到制约。解放思想,既是解决当前思想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客观要求,也是吉木乃未来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解放思想首先要加强学习。加强学习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也是推进改革创新的前提。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与推进改革创新结合起来,重要的结合点就是要加强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工,审计机关的干部把加强学习摆在首位。由过去的每周二、周五集体学习“变”每天上午上班第一个小时时间“晨学”制度。利用每天早晨上班第一个小时时间,结合审计工作实际,主要从提高审计干部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业务知识等方面进行学习。政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十七大,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业务学习《审计法》、《审计署6号令》、《财政违法行为处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并组织审计干部闭卷测试,从而进一步提升审计干部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通过创新学习机制,把学习的收获和成果转化为创新审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解放思想要加强教育引导,创新学习培训机制。为促进审计实践和学习培训紧密结合,努力培养一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问题的高手和计算机应用的强手,提高审计干部依法审计的实践能力。近两年,吉木乃县审计局审计干部队伍不断扩大,面对新人经验不足、业务不熟练的困难局面,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法,提高学习培训的质量。07年共安排30余人次参加了地区、县级各项培训班7个,同时采取新人带旧人的措施,让新干部担当主审,“老同志”给予指导,通过实践,使新干部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逐步成长为审计业务骨干。同时在充分利用自治区和地区培训机会的基础上,局内部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让业务骨干讲课并进行专题讨论,在促学的同时加大自学力度,以提高干部的综合水平,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
解放思想要把握审计监督、服务大局的信念不动摇。观念陈旧、因循守旧、思想不解放带来的消极影响必定是自缚手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最终导致自身的全方位落后。作为审计人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首先要在自身的工作当中抓起,学会在审计工作中用发展的眼光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能照抄照搬老一套,不能在具体规定上抠死条凿死铆,对待被审计单位不能一概而论。要坚持“三个是不是”原则,即:是不是有效促进了本部门的事业发展、是不是贪污挪用、是不是挥霍浪费。如果在具体审计工作中不坚持“三个是不是”原则,对待被审计单位出现的各种问题一概按规处理,则必定严重挫伤各单位、各部门干事创业和向上走跑资金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吉木乃县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所以说,审计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全面认清和理解“审计监督、服务大局”的重要意义。
解放思想要使审计工作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李金华审计长强调“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监督过程就是服务。不仅要进行合法合规审计,而且要协助和指导单位进行发现问题的整改,更要通过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和制度的健全去防止问题的产生,尽量减少损失和少走弯路。要讲创新、求变革、谋发展。
在当前各县(市)你追我赶、竞相争先的逼人形势下,我们面临不进则退、慢进则停的发展压力。因此,审计干部要成为解放思想和科学发展的实践者,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吉木乃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作出贡献。

审计局作风建设工做怎么做?

河北省审计厅人事教育处处长董建柱: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审计事业和谐发展
2008-07-28

作风是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表现。审计机关作为重要的综合经济监督部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使审计干部始终能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良好作风,促进审计事业的和谐发展。从我省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实际情况看,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作风建设。
一、进一步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素养
思想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作风。要坚持把加强审计干部作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建立健全审计干部作风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比如,可以成立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处室“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等。对工作不到位、干部思想出现偏差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同时,要采取形势任务报告、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等形式,将思想作风建设教育与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与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各项审计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广泛进行思想发动,引导审计干部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明确加强作风建设的任务和方向。特别是要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密结合审计干部队伍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进一步强化审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育培训是作风建设的基础,也是做好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形势的发展,审计工作与经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对审计工作和审计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审计干部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进一步改进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因此,要坚持超前谋划,科学安排,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科学制定规划。结合审计干部队伍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培训规划,以审计干部普遍存在、亟需提高的问题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培训。
二是丰富学习内容。要注重结合审计工作要求,贴近审计干部需求,组织学习修订后的审计法、《审计机关质量控制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审计干部的法律素养,增强审计干部文明执法理念。同时,把经济、金融、法律、审计业务技能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此外,要引导审计干部广泛涉猎其他知识,加强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为进一步做好审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创新培训方式。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培训方式,让审计干部广采众长,开阔眼界,拓宽思维。
三、进一步激发审计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紧紧抓住选拔、管理和考核三个重要环节,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管理模式,引导审计干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切实做到转变作风,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在科学选拔上下功夫,严把进人关口,在注重工作能力、工作实线的同时,注重把干部作风方面的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因素,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群众公认、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选入审计机关,从源头上确保审计干部素质。
二要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严肃工作纪律,倡导职业道德,坚持和发扬廉洁自律、甘于奉献的精神,综合运用教育、培训、机制、制度建设等手段,不断加大日常管理力度。
三要在激励引导上下功夫。要倡导“比学习、比奉献、比效率、比作风”。努力打造“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干好、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要坚持前移监督关口,把明查暗访相结合、定期督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干部从政行为涉及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使广大审计干部做到不想违纪、不敢违纪、不能违纪,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
一是要强化内部监督。自觉做到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认真坚持并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干部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剖析原因。通过开展谈心活动、个别交换意见等形式,教育班子成员增强责任意识,互相监督,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要强化外部监督。广辟渠道,广开言路,定期进行干部作风评议,召开征求意见会,聘请群众监督员,开展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卡,完善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等,抓好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所提意见和建议的调查核实,并及时将结果公布,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三是要强化实绩考核。通过加强经常性考察和年终考察,严格考察程序,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等方法和手段,全面了解干部作风建设的情况,并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使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能受到重用,特别优秀的能得到破格提拔。

2014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整合资源,创新干部教育机制,服务科学发展
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以“整合资源,创新干部教育机制,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唐子华同志领题开展了干部培训调研。此次调研采取座谈交流、个别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共深入鼠场乡、大塘镇、者密镇等乡镇和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司法等部门听取意见,组织召开了8次座谈会,乡镇科级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和村干部代表,部门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一般干部代表参加座谈会;向11个乡镇、4个部门发出、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2份,其中:科级干部60份,股级干部31份,股级以下31份;50岁以上10份,40至50岁33份,30至40岁61份,30岁以下16份。课题组通过座谈、走访听取意见和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研讨和交流,基本上掌握和归纳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XX年以来,我县共完成各类主体培训班次110期,培训干部5630余人次,培训情况见图1、图2。
在培训地点上,XX年以来,选派29批次计1160人次赴省外考察培训,选派29名干部赴县外、省外挂职锻炼,委托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财经学院举办培训班6期计330人次。在培训经费上,XX年以来,尽管县财政十分有限,但每年均把干部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此外,教学方式上,互动式、体验式、研讨式等得到逐步运用,还尝试了拓展训练;阵地建设上形成了县委党校、省内高校、省外基地一体的格局。
  在组织部门举办主体培训班次的同时,不少乡镇、部门也积极履行培训职能自主办班,截止XX年底,乡镇、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22703人次;涉农部门组织开展绿证培训2186人次;4074人参加了计算机中级应用能力培训。
  XX年以来,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历了从摸索起步到稳步前进再到开拓进取的过程,培训经费不断增加,培训方式从单一化到多样化,培训阵地从片面化到立体化,培训人数从小范围到大规模,形成了切合干部实际、独具县情特色的干部培训总体格局。
  从调研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家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县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很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收回的122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近五年来累计参加脱产培训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有18人,2个月以上的16人,1个月以上的9人,1个月以下的63人,没有参加过培训的14人;认为我县干部教育培训没有力度的仅有4人,占3.28%,认为有力度、力度很大的有107人,占87.7%。
  综合分析我县近年来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紧紧围绕素质和能力双提升这一目标,着力推进规模、质量、效益相结合,贴近县委、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干部实际需求,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县干部培训工作面临不少新形势和新任务:
  从纵向看,党的xx大提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掀起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高潮,这一轮培训任务更加繁重,培训数量、质量都应比上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要翻几番。我县近年来开展培训中,重点放在科级干部层面,虽然兼顾了其他干部,但多是短期业务培训,时间、质量都不够理想。目前我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有干部职工5649人,其中副科以上领导干部405名,专业技术人员3909名,其他干部1335名。按照XX年以来平均每年培训1126人次来计,5年可基本实现全县所有干部轮训一遍,但5年间干部就平均只能拥有一次培训机会,并且还是短期培训,培训时间远远达不到要求,培训效果更是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要深入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战略任务的实施,任务相当艰巨。
从横向看,虽然我县干部培训起步较早,但现在全州周边各县市推进进程非常迅速,他们凭借相对较好的经济实力,不惜掷出重金开展高、精、尖培训,尽管培训对象相对单一、面不够广,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支数量不多但素质优良的领导干部队伍,并营造了较强的声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我县干部培训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从干部需求来看,干部对培训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如:机会到省外学习,更多科级以下干部也不再满足于局限在县内培训;三是对教学方式的需求更多样。现场教学、体验式、案例式三种教学效果较好的方式成了干部的首选,传统的讲授式仍为不少干部肯定,研究式、模拟式得到部分干部青睐。由于成人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又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干部日益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与干部培训机制不相适应,势必逐渐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队伍素质的需求、干部队伍自身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体制不顺。按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有关规定,我县目前的管理机制是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相关部门组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县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宏观指导职能,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培训”的原则开展培训。但在实际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管理体制不顺,表现在:一是等待调训。一些部门不主动开展培训,以工作忙和缺少经费为借口,不积极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学习,认为培训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事,等着调训;二是训出多门。有的部门有办班积极性,但没有很好地履行办班申报手续,自行办班,造成重复培训、多头调训等现象;有的部门办班甚至不考虑师资力量,不考虑培训内容,把干部拉出去借考察名义公款旅游。训出多门不但影响到全县干部培训工作的统筹和整体推进,更不利于整合资源,容易造成被调训学员单位的人力、财力负担。在调研座谈中,不少乡镇和部门表示深受训出多门之苦,在调查问卷中,认为县部门“乱办班、乱收费”现象“很多”的有7人,“有,但不多”的有59人,“很少”的有53人,说明此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存在。在组织管理上,75%的人认为应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在办好主体班次的同时,鼓励乡镇、部门办班并加强管理、指导和监督,21%的人认为以县委组织部办班为主,部门不跨系统办班,3%的人认为县委组织部、乡镇、部门各自办班,互不干涉。
  (二)培训资源不够优化,配置不均衡。一是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充分,县内师资力量中,有实践经验的理论经验不足,善于钻研培训教学的较少,可供挖掘利用的师资不多,导致更多依赖于外聘教师。二是培训阵地发挥作用不明显。大多数乡镇业余党校未发挥自身作用,作为县干部培训主阵地的县委党校,由于多方面原因,致使在改进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加快师资开发等方面相对不够,基本上停留在提供培训场地的层面,独立承办培训的能力较弱,虽然近年来我县建起了省外干部培训基地,大力推进委托高校办学,但成本翻倍增加。三是培训资源未能很好整合。除组织部举办全县主体培训班次外,一些综合县直部门按培训职能都具备一些培训资源,比如“绿证”培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村干部培训等,上级有关部门都有明确要求,也安排有一定的培训经费,但部门在利用这些培训资源中,缺乏相应的管理、指导,资源所发挥的作用难以得到保证。
(三)约束机制执行不到位,激励机制未建立。虽然现有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和法规中对干部培训都提出了要求,但总体上还不够具体,由于干部培训没有与干部考核紧密结合,没有更好地与晋升奖惩挂钩,学习成绩与学习表现好与差对干部影响不大,干部参加培训内生动力不足,压力也不足,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有相当一部分的学员,把学习当作软任务,也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投入感不强。培训中,对于积极参与培训、培训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干部缺乏相应的激励,对于消极应付、不爱学习、培训表现较差的干部缺乏相应的批评教育。
  (四)培训供与需结合不够紧密,效益不够明显。干部培训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对一个群体干部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比较适合,但不能很好地适应个体干部的需求,同时限于培训资源的有限,对培训需求调研不够充分,使培训方式还比较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培训的供出与干部的需要结合得不够好,加之受培训周期较长的影响,培训的效益很难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尽管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具备自身的发展优势和难得的机遇:
  一是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1、始终坚持组织领导和全民参与相结合。县委一贯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干部培训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同时充分发挥乡(镇)、部门积极作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大力提倡自主培训,并采取“联合办班”等形式,挖掘部门优势,整合有限资源。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在全县营造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各级干部积极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形成了日益浓厚的干部培训氛围。2、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相结合。始终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始终把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在抓好干部思想政治培训的同时,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每年都专门针对科级、科级以下干部、专业技术干部、村干部等专门开设不同的培训班,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业务技能培训,促使全县干部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3、始终坚持围绕大局和学以致用相结合。在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时,始终注重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班次,同时注重学习成果的转化和运用,采取实践锻炼、调查研究、跟踪问效等方式,加强对学习成果转化的管理,确保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体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4、始终坚持立足实际和改革创新相结合。立足县情和干部实际开展培训,在经费有限条件下积极整合资源;实行长短结合、内外结合,不一味追求高端培训,但适合干部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模、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结合。这些通过长时间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推进我县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宝贵财富。
 二是形成了良好的培训氛围。各级领导干部对培训的思想认识越来越高,广大干部主动要求学习、要求培训的呼声很强,调研中了解到,不少乡镇、部门都在积极自主办班,采取理论学习、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培训。122份调查问卷中,单位主要领导有机会总是克服困难让干部参加培训的占67%,干部认为参加培训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些帮助、帮助很大的占98%,参加培训的第一感觉是有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的占95%。广大干部培训认识的提高,良好培训氛围的逐步形成将是我们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良好基础。
  三是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我县是一个贫困县,基础条件差,经济结构不合理,制约发展的瓶颈很多。穷则思变,近年来,各级干部积极思考推进**发展的办法,通过积极参加培训,运用所学知识和外出学习的经验,转化运用于经济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广大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得以锤炼和提高,我县自身改革发展的实际也为干部学用结合、提升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特别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产业特色县”这一目标中,我县在改革发展中风起云涌的实践,更为各级干部的培训提供了充分发挥智慧、充分锤炼自我的实践平台。
  三、改进我县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我县干部培训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具备的优势和机遇,提高认识,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产业特色县”这一目标,立足我县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创新突破上下功夫,逐步推进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科学发展。

  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我县干部培训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具备的优势和机遇,提高认识,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产业特色县”这一目标,立足我县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创新突破上下功夫,逐步推进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科学发展。
  (一)创新培训体制,在干部教育培训组织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健全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一是发挥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的“总揽”作用。要成立由各级党委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部署,认真研究干部教育培训的政策、全局性工作和重大事项,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干部培训工作的组织保障功能。将干部培训工作纳入组织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的作用和优势,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指导部门抓好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完善“谁主管,谁培训”格局,营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合力。三是将部门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体系。在县委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职能,科学安排、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办班申报制,由部门提出办班需求、设计授课内容、推荐授课教师,组织部门加强指导、监督、管理,使每一期培训都能发挥效益,同时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现象的发生。四是计划调训机制的创新。要充分调查研究,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结合实际编制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作出科学预测,在班次设置、培训内容、抽调对象和时间安排上作出统筹安排。要更好地把培训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每一个干部必须按计划参加培训。
 (二)创新资源配置,在师资力量、阵地建设、经费保障上实现新突破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围绕降低培训成本和增强培训效果两个目的,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县内外各种有效资源,以克服县内资金、师资、设施等相对不足,建立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一是加强师资力量的开发和配置。进一步健全师资库,一方面加大县内师资的挖掘和开发,加强对党校教师的培养、选拔、交流,促进党校教师合理流动,同时把县内具备较深理论功底、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整合起来,实行责、权、利相统一,加强教育、培训、管理,培养一支县内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县外师资力量,跟踪了解县外教师偏重专长和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加强联系,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让县外优势教师资源为我所用。二是加强培训阵地的建设。在112份调查问卷中,认为我县培训阵地应该是县委党校、县外基地和县内其他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三者并重的达59%。要坚持党校干部培训的主体地位,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建设县委党校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电化教学设施和其他附属设施,加强对党校的指导和管理,党校要采取教学、服务与工资挂钩、学员选择教师等方式开展校内竞争,增强党校独立承办培训班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好县内其他培训阵地资源,比如职中,可通过加强指导,使其成为我县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阵地。此外,进一步加大县外、省外培训阵地的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我县干部实际的县外、省外党校、高校作为我县培训基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优质培训资源,让干部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三是加大经费投入、整合力度。干部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干部的成长具有规律性,一般可划分为心智积蓄期、实践磨砺期、优势发挥期、成熟稳定期四个阶段,心智积蓄期是后三个阶段的基础,干部教育培训正是打好此项基础的重要手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所规定5年时间需完成的培训量,正是指出了这一阶段干部成长的周期一般是5至8年。干部培训对干部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只有不断地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促使干部素质整体提高,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XX至XX年,我县财政投入专项培训经费累计180万元,培训干部5630人次,平均每位干部6年的培训成本仅为320元,平均每人每年仅为50多元。XX年赴上海大学举办的县域经济研讨班,交通费、培训费等共计20余万元,如全由专项经费支出,40万的培训经费就只能举办2个类似班次。因此,一方面要在有限的财政中,进一步加大干部培训经费投入力度,从组织培养的层面给予干部成长必需的经费保障,建立分类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保证科级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后备干部等不同类别的干部都有不同层次的培训经费;另一方面要充分整合不同的经费资源,包括部门资源、项目资源等,加强统筹管理,确保每一笔培训经费都能发挥效益。
  (三)创新培训方式,在教学方式、培训内容上实现新的突破
  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创新培训方式,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深入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培训。坚持分层次分类别培训,是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原则,也是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要认真研究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行政执法等不同领域的干部群体特点、行业要求,深入研究科级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以及普通干部的岗位特点、职责要求和成长目标,努力构建班次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备、效果更加明显的分层次分类别培训格局。
  2.改进创新培训方式。在122份调查问卷中,80%以上干部都认为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必须不断创新。一是继续加大组织调训力度,采取大批量、大规模举办培训班,让更多干部拥有脱产学习机会;二是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技术手段,突破“时空”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限制,丰富干部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三是改变传统“教员讲、学员听、满堂灌”的那种单向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干部的领导能力和行政能力为重点,把读书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四是继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实行长短结合,既要把县内短期培训班办好,又要有重点地选派干部赴外培训,拓展干部视野,更新干部观念。五是积极送课下乡,利用县内师资力量,组建讲师团送课下乡,扩大培训面,解决干部工学矛盾。六是加大干部自主学习的指导。加大网络在线学习的开发,可尝试在金盆网开辟学习园地专栏,让更多干部自主学习;选择购买或指定几本书籍作为干部年度必读书目,要求精读,必要时组织考试,强化对干部个人自学的管理、监督、考核。
  3.丰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干部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干部需要提升的能力两个方面。122份调查问卷中,当前,我县干部希望通过培训提高的能力如图5、最想了解和掌握的理论与知识如图6(图6仅列干部所选择的前5种知识,其余未列):
从图5、图6可以看出,我县干部对能力的要求更趋全面化,政治鉴别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是大多数干部的渴求;干部知识的需求更趋多样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知识成为大多数干部的首选。因此,要突出抓好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强化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培训。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要从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应对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设计和安排,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当前,特别是要在抓好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突出抓好执政能力建设,强化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培训。特别要加强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两方面的培训。培训中,要紧扣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升的需要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既要确保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又不能面面俱到,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4.加强实践教学。重在着眼于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确定实践课题,选择典型性强的乡镇、村组或部门进行实地培训,使学员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理论,提高学员的实际技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四)健全制度建设,在建立完善培训制度上实现新突破
  制度建设是干部培训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的根本,干部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培训制度创新是关键。要围绕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做到既有系统性,又体现时代性、激励性和可行性。
  1.完善培训质量评估制度。不断完善培训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除对教学内容、方法、师资、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外,还要加强对培训方案、计划的评估。培训班中,要请学员对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务管理、日常考核工作和后勤管理等内容进行评估,不断改进评估方法,提高评估效果和准确性。根据学员的建议和意见,开辟培训对象的回访渠道,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根据评估意见及时改进培训薄弱环节,增强培训效果。
  2.健全考试考核制度。为了检验干部参加培训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为强化干部参训的纪律性约束,在培训中,要积极推行考试考核,实行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调研考核等方式相结合,提高干部培训效能。
  3.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要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登记制度,完善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领导干部在职学习制度的有关规定,保证培训学习时间。二是建立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将试用期内的培训进修作为任用干部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三是实施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制度。年初,各单位就参加各类干部培训的数量、质量、调训完成率以及单位自主举办培训的数量和质量,向县委组织部签定目标责任状,并纳入各单位总体目标考核。年底,对照目标严格考核。四是要建立激励制度。可尝试建立积分管理办法,把干部参加培训次数、天数、学习培训表现等各方面情况折算为学分,实行积分制管理,同时,对学习培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适当奖励,激发干部的学习热情;对培训学习表现较差的干部给予批评教育。
  4.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在培训结束后,采取“述”、“看”、“访”、“评”四种方式加强对干部学习培训后转化运用情况的跟踪了解,促使学员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培训内容转化为干部工作能力的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座谈及访谈的对象为参训单位的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相关人员及参训学员。通过跟踪问效,促进干部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推进工作的进展。
  5.健全培训档案制度。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各部门培训档案的指导和管理,丰富组织部门干部培训档案,把干部学习表现、培训成绩、培训情况等纳入培训档案,做到对每位干部参训情况心中有数,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调训干部。
  6.健全学风管理制度。学风是促进培训绩效的关键环节,我县干部培训学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在122名调查对象中,认为当前干部学风一般的占到65%,很好、较好的仅占26%。大多数干部普遍认为,当前干部在学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缺乏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以干代学,凭经验办事;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敷衍了事,浅尝辄止;学习理论与实践脱节,不会用科学理论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摆样子,做表面文章。因此,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风管理制度,按照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制定适合我县实际的学风管理办法,严肃干部学习培训纪律,规范参与学习培训行为,促进干部培训有效开展。
总之,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干部培训工作每个环节,促进自身科学发展,更好地实现干部培训规模、质量、效益三结合,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全县改革发展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 : 文广新局干部培训班 下一篇 : 残联干部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