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盟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3-09-04 18:20:06 人气: 作者:老师

台盟培训班

江西中华文化学院怎么样很好。江西中华文化学院于2003年5月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挂牌成立。2010年6月省编办正式批准与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个机构。在中共江西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江西省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条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开展以爱国主义为宗旨,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活动。近年来,持续开展中华文化系列讲座和文化讲堂、举办江西省港澳台代表人士国情研修班和台盟全省盟员台胞培训班、协办台胞青年夏令营、积极开展赴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动、建立文化使者制度。

如何深化同心工程 推动扶贫攻坚

一、重视组织保障,推动示范点扶贫工程顺利实施。华宁是一个较落后的山区县,山区面积占县域面积的89%,贫困地区分布较广、贫困人员分布较散,“同心·示范点建设工程”启动后,由省委统战部牵头组织成立了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云南中华职教社和玉溪市、华宁县统战部门共同组成的示范点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中共华宁县委、华宁县人民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明确工作机构和人员,为示范点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突出项目带动,促进示范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推动示范点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华宁县认真组织梳理做好扶贫项目储备及到位扶贫项目落地实施工作。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云南中华职教社发挥智力优势和联系面广等优势,积极争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省市各级有关部门及企业的支持,引进扶贫工程项目,组织实施了盘溪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及同心广场工程项目,宁州街道阿法路改造和普茶寨登山民族广场美化亮化项目,华溪镇绿色低碳示范小镇和柑橘提质增效项目,大兴寨提水灌溉工程项目,青龙镇16个村整村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扶贫互助项目及革勒村委会文化广场、蔬菜交易市场四合一项目,通红甸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等工程。同时,通过民主党派牵线搭桥,与云南昊龙实业集团、云南鸿翔中药科技、云南东骏药业、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等一批民营企业分别签订了盘溪磷化工业整合项目意向协议、中药材加工项目投资意向协议、县医院配液中心建设捐赠项目意向协议、盘溪永平大桥,华宁通往建水、通海两条二级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协议,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向示范点扶贫工程捐赠了670.9万元资金。在带动民营企业、扶贫项目落户华宁,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智力扶持,增强示范点自身“造血”机能。针对华宁县山区贫困面广、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致富门路、缺乏先进实用技术等问题,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云南中华职教社充分发挥人才荟萃优势,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增强群众致富本领为基础,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优质产品为内容,实施了一大批智力扶贫帮扶项目。一是建立培训基地。如:民盟省委建立远程教育合作学校,推进示范点学校和北京四中网站开展远程教育合作,初步建成了提供科技教育和信息服务的网络体系。二是开展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如:民革云南省委举办了现代农业产业知识技术培训班,民进省委举办了种植和营销知识讲座,农工党省委、致公党省委组织医疗专家开展乡村医生培训,九三学社省委开展柑橘和核桃种植技术培训,台盟省委邀请台湾和省内专家举办农科知识培训,省工商联技术扶持农户种植“佛手”,云南中华职教社开展民族刺绣培训等。四年多来,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培训各类实用技术人才6000余人。示范点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技能培训,掌握了先进实用技术,极大地增强了脱贫致富能力。三是因地制宜帮助示范点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如:云南中华职教社结合通红甸乡具有刺绣技艺传承的特点,帮助当地确定以民俗文化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思路,助力当地刺绣产业发展;致公党省委、九三学社省委针对华溪镇土壤、气候、柑桔产业发展等优势,提出绿色低碳示范小镇建设思路,帮助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柑桔产业等,拓宽了产业发展的渠道。四是加大基础教育投资。通过开展“同心扶贫•教育行”活动,投入620万元新建、改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学楼和中心幼儿园,实施“农村扶贫教育烛光行动”、“滇沪合作爱心助学活动”和“天文科普讲座”,设立“同心”思源移民班等,极大地推动了贫困落后地区教育设施的改善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四、积极建言献策,汇集示范点扶贫工程智慧。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云南中华职教社组织专家学者,邀请民主党派中央的专家学者采取组织论证、召开座谈会、深入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积极建言献策,为华宁经济社会发展把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意见。如:围绕制约扶贫开发、乡村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农业、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等难点问题,撰写了40余篇政协提案及专题调研报告,其中10余篇调研报告得到省、市、县级领导批示,80多条意见建议被各级党委政府采纳,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有效地推进了示范点扶贫开发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践行并发挥了协商民主的优势。
  五、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云南中华职教社始终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头等大事,想方设法引进项目和筹集资金,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是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示范效应较好的“同心”品牌项目。如:青龙镇“同心示范村”、青龙社区“同心示范水窖”, 华溪镇“同心示范路”、大新寨村“同心示范书屋”,盘溪镇“同心示范广场”,宁州街道“同心示范小学”,通红甸乡“同心示范卫生院”和盘江、海联村“同心示范卫生室”等,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二是开展了“同心”实践社会服务活动。组织中央、省、市民主党派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同心•专家服务团”、“同心•律师服务团”、“同心•科技服务团”华宁行,广泛组织“同心•教育行”、“同心•医药行”、“同心•送戏行”等活动,实施“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滇沪合作爱心助学活动”等。据不完全统计,受益群众近3万人,受到群众普遍称赞。三是广泛开展济困解难送温暖活动。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云南中华职教社在示范点开展“温暖工程”、“阳光工程”等。如:台盟省委携手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向华宁县青龙镇向21个村委会2296贫困户7187贫困人口发放总价值350多万元的棉被、冬衣、食用油、大米等冬令物资。四年多来,通过结对帮扶、资助贫困学生、向困难群众发放现金和实物等方式,共帮助农户2608户,资助学生215人,投入资金和各类实物合计450多万元,受益群众近8000人,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在推进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云南中华职教社还紧密结合华宁县少数民族众多、信教群众多的特点,组织党派成员和挂职干部主动走进少数民族村寨,加强同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交往,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入户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时化解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积极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效地维护了示范点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市委统战部 杨汝萍)

黄志贤的人物履历

1975.04——1976.12,在北京市平谷县峪口公社南营大队插队,任团支部书记、知青队长。1976.12——1983.08,任北京市面粉二厂财会科会计员(其间:1980年10月至1984年6月在北京市职工大学工业经济系会计专业学习,获大专文凭)。1983.08——1987.04,任北京市粮食工业财会科副科长。1987.04——1995.05,任北京市粮食局财会处副处长。1995.05——1996.01,任北京市燕谷粮油购销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获高级会计师职称。1996.01——1999.06,在北京市粮食局工作,历任处长、局长助理,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兼任燕谷粮油购销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其间:在中央党校经济管理系学习并取得大学本科学历)。1999.06——2003.10,在北京粮食集团工作,任董事、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其间: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在中央党校台籍干部培训班学习;1999年4月至2001年6月在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3.09——2007.12,任台盟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主任。2007.12——2015.10,任台盟中央副主席。2015.10——,任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

台湾光复的历史

  荷西殖民时期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郑氏执政时期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清政府统治时期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日本统治时期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主权回归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上一篇 : 住建局干部培训班 下一篇 : 全国干部集中培训